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范文 > 工作方案

几和几说课稿

时间:2024-04-08 21:22:38
几和几说课稿

几和几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几和几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几和几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几和几》。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教学准备:小棒、实物等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羊村里邀请了动物世界的小鸡朋友来羊村作客,羊村椅子是这样放的,请小朋友帮助小鸡们找到座位并请小鸡坐下。

要求说出并有序的一一列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操作法 怎样直观地让学生感受4的分与合?我一改操作物品的做法,利用手指这一人人都有的天然学具,在看似随意的摆弄中,简洁而又有趣地学会了4的分、合。正反两面看的变化,巧妙地将有联系的两种分法进行了沟通,有利于启发学生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数的组成。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4可以分成几和几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分,亲身感知、体验的记录,从而获得运算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1。拍手引入,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上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慢镜头"式的拍手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 这两种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也为下一环节学习数的分与合作了很好的准备。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前对新课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加强衔接

1。认识12345,到帮助小公鸡入座,再到出示实物让小朋友再巩固12345,最后老师带领小朋友用手比划出12345。

2。同样再下面教学中,会对左边右边反复使用就特意复习了左边右边,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左右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学习4的组成,每一步让学生都跟着做,让学生跟做,吸引注意力。分出几和几,领读,带读,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几和几产生概念。

我把例2(5的组成)改成练习,让学生用老师教得方法试着做,然后老师在一次重复4组成分成几和几的方法。升华教学和学习方法。并自读5组成。

巩固练习:变换掌心手背,重做4的组成和5的组成。

作业:回家把今天学到的比划给爸爸妈妈,并要说出来4可以分成几和几,好吗?

几和几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9-20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8-10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几和几”数的组成知识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这是一年级教学要注意的部分。在认数教学中,主要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的游戏,使学生知道了数的组成。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级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二、说教法

本课时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游戏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为学生创设了“分小棒”等游戏,让学生不断地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体现也层次性。先让学生看实物猜组成,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学生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游戏不断地动手分一分,摆一摆、动脑猜一猜、动口说一说及合作交流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积极性高,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

1、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分小花”的游戏,也就是把4朵小花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分完后与小组交流,然后跟全班交流汇报3种分法,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4可以分成几和几”。

2、学生通过做一做,猜一猜的游戏来学习4以内数的组成。玩游戏前先让一名学生与教师配合示范一、然后小级相互交流,自学4以内数的组成。

(二)小组摆一摆,学习5的组成。

1、学习并懂得4以内数的组成,接着学生试着自己“摆小棒”的游戏,并知道5的组成;然后交流汇报中掌握5的组成。

2、教师出示卡片5,学生摆小方块,在操作的同时,让学生用5的组成连线,接着让学生拿出5的组成数字卡片来操作,再同时让学生板演5的组成连线。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的第8-10题,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动脑思考后交流讨论,再指导填空。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要体现也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

几和几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页《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及“做一做”的练习。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11~20 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一方面巩固了11~20 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准备。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观察,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第二个例题是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好准备,同时还介绍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依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方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动作中思维,在动作中探索,掌握数学知识。

3、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探究情境——动手操作,引导自主探究——开展练习,实践应用——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探究情境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复习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较好地把握教学起点,为后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引导自主探究

第一层:教学例4。我分4步展开教学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让学生说说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然后请学生迅速地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要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3根。(学生摆,教师巡视。)

2、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

教师随即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用接着数或看小棒计算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3、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出另外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0+3=13,3和10只是交换了位置,得数还是一样的。

4、指导学生看小棒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教师提问:怎样算呢?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一组成的,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例4的一图四式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但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教师引导,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理解,让学生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

第二层:教学例5。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开展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78页中“做一做”的第一题。

第一小题:看左图,指名让学生说出图意,再试着把左边的算式填写完整。(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进行引导)

第二小题:看右图,指名让学生说出图意,再仿照第一题写出四道算式。

第2做一做的第二题

第一小题:引导看左图:求一共有多少个糖果怎样列式?

列式:13+3=

第二小题:引导看右图:已知总体求部分,怎样列式?

列式:17—5=

3、出示“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题,口答,并抽几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进一步巩固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这一环节的练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有序地写出所有算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以培养他们的有序思考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各有所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几和几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